2025年9月是第一个“全国科普月”,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9月15日,我院团委彭升跃老师带领“编译未来”实践团队走进烟台市牟平区海德小学,以“趣味玩转科学,点亮童年好奇”为主题,为400余名小学生打造了一场集趣味性、知识性与互动性于一体的沉浸式科学实验活动。
飞而不落的气球
“为什么气球能悬浮在空中?”志愿者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了伯努利原理,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气流与压力的奇妙关系,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
粉尘大爆燃
在安全防护措施完备的前提下,志愿者模拟面粉厂粉尘爆炸实验。在震撼的“火焰瞬间”中,孩子们理解了静电危害与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水火箭冲天
利用废弃塑料瓶制作的水火箭,在气压作用下腾空而起,直冲蓝天!孩子们亲手操作发射装置,在惊叹中掌握反冲力原理,更深刻体会“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马德堡半球实验
两队学生“拔河”对抗拉不开的半球,生动再现经典实验,将抽象的大气压概念转化为可触摸、可体验的互动过程,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热情。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了科学魅力,更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了观察力与创造力。志愿者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验演示,在与小学生的互动中提升了沟通表达与实践能力,更深刻体会到高校学子助力基础教育、传播科学精神的责任与使命。
未来,烟台大学“编译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科学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不断丰富科普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的同时,逐步引入编程、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知识,进一步搭建高校与小学的科普桥梁。
作者:胡新慧 责任编辑:王颖 审核:段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