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3日,“服务计算前沿论坛暨烟台大学计算机控制与工程学院第二期‘群荟’学术沙龙活动”通过线上形式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会、烟台大学承办。论坛聚焦服务计算前沿学术动态,分享服务计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创新思想和科学方法。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本次论坛由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莹洁副教授主持。CCF服务计算专委会秘书长、北京邮电大学王尚广教授,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烟台大学新华三数字创新学院院长童向荣教授分别致辞。
本次论坛邀请了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名师、重庆大学文俊浩教授,东南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李小平教授,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万人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杨铮副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区块链与可信软件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子彬教授,4位国内服务计算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作论坛特邀报告,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楠副教授、赵相福教授、于自强副教授分别主持主题报告。特邀报告专家分享了服务计算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新时代服务计算的快速、持续、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名师、重庆大学文俊浩教授作了题为“智能社会中的服务计算”的特邀报告。文俊浩教授分析新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社会迎来的新机遇,指出跨界融合是智能社会的新模式。报告结合科研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阐述智能社会的社会计算、智能服务计算跨平台数据融合的研究和应用中的热点难点。分享团队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智能检测监测云服务平台、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非标低频众创服务共需智能撮合方法、区域汽车产业生态圈网络协同制造共享云服务平台等智能社会中服务计算的应用方案。最后展望了未来智能社会中服务计算的发展方向。
东南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李小平教授作了题为“复杂服务系统的智能匹配框架与优化方法”的特邀报告。李小平教授指出服务系统环境具有需求复杂性、资源分布异构性、目标多维性、过程强不确定性等特点,这给如何快优稳地进行用户需求与服务资源匹配带来巨大挑战。报告分析典型复杂服务应用的供需匹配问题特征,构建“数据+知识+算法+算力”的智能匹配框架,针对用户需求,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分享团队提出的快优稳服务供需匹配优化方法。报告最后从数据、知识、算法和算力4个角度展望了服务计算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万人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杨铮副教授作了题为“无线感知为AI开启新感官”的特邀报告。杨铮副教授从传播方式、成像原理、信号特点等三方面,对比无线感知与视觉感知的异同,分析二者的互补优势。报告针对无线射频信号对环境依赖问题,介绍适用于无线感知的环境无依赖特征提取方法;针对无线感知模型的局限性,介绍利用无线射频信号特征的深度神经网络设计;针对无线感知领域高质量数据集不足、研究难以实现技术积累的问题,介绍无线感知领域数据集构建方案。最后总结了无线感知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区块链与可信软件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子彬教授作了题为“区块链可靠性关键技术与挑战”的特邀报告。郑子彬教授对比软件可靠性和区块链可靠性的差异,分析区块链新特性为其可靠性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报告从区块链体系结构、智能合约及交易网络三个层面介绍区块链可靠性的相关研究工作。在体系结构方面,结合团队与蚂蚁集团达摩院区块链实验室的合作项目,介绍面向联盟链的分片技术等方法。围绕智能合约方面,指出漏洞检测是智能合约的重要研究问题,结合团队与微众银行和远光软件的合作项目,介绍并行符号执行方法;针对交易网络中的钓鱼诈骗问题,介绍钓鱼诈骗账户识别方法。报告最后总结了区块链体系结构、智能合约及交易网络的重要作用。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加强了国内服务计算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有效推动了国内服务计算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向更高目标迈进。
作者:王莹洁 责任编辑:马文明 审核:段昕